日本軍帽上的布片,又稱為「軍帽垂布」,也有的簡稱其「帽垂」,是日軍配發的制式用具。日軍于1938年6月1日,制定陸軍略帽,又稱戰斗帽,并正式配發「略帽垂布」。日本海軍陸戰隊和海軍艦艇官兵也先后配戴,日本警防團也采用戰斗帽。1940年,戰斗帽成為日本國民服,戰時日本的官員、教師,乃至全體國民都戴戰斗帽。究竟,「軍帽垂布」的作用為何呢?
這種軍帽,最先是法國北非軍團使用的,在沙漠地區對防止陽光灼傷后頸,并可防蚊蟲叮咬。近代日軍是明治時期組建的,最早采用法軍的訓練方法和服裝樣式,「帽垂」就是采用法軍軍帽的的樣式。
一個身穿軍服、頭戴鋼盔的士兵,皮膚露在外邊的部位,除了手和臉之外,還有的一個部位就是頸部。因此,頸部容易受到傷害,可能會被彈片、或者炸飛起的碎石等劃傷。雖然只是一層布,但因為是強度較高的帆布,而且是軟垂下來的,對彈片、或者炸飛起的碎石,還是有著相當有效的防護作用的。
日本古代普通步兵的陣笠后面就有遮陽簾,在平安時代以后,日本軍服盔甲就普遍采用護頸簾,足輕和槍兵隊用布簾,而高級武士和剃刀武士則有鋼制頭盔。甚至在幕府末期,幕府的火槍兵在采用了法國式的軍服后,仍保留了陣笠。明治維新后,日本開始了傳統文化和西方相結合,加上崇尚武士道,也就衍生出了帶有帽垂結構的軍帽。
|